SolidWorks 2014 高級教程簡編 (帶書簽版)_PDF圖文教程下載


SolidWorks高級教程簡編(2014版)SolidWorks公司原版系列培訓教程。《SolidWorks 高級教程簡編》(2014版)是根據DS SolidWorks 公司發布的《SolidWorks2014:SolidWorks Topics》編譯而成的, 本書匯集了2014 版高級系列教程的精華內容,著重介紹了使用SolidWorks軟件進行高級設計的技巧和相關技術。
目錄
序
前言
本書使用說明
第1章自頂向下的裝配體建模
1.1概述
1.1.1處理流程
1.1.2重要提示
1.2實例:建立關聯的零件
1.2.1在裝配體中插入新零件
1.2.2插入新零件的結果
1.2.3虛擬零部件
1.2.4編輯零部件
1.2.5編輯零部件時的裝配體顯示
1.2.6透明度對幾何體的影響
1.3編輯關聯特征
1.3.1常用工具
1.3.2在裝配體外部建模
1.4傳遞設計修改
1.5保存虛擬零件為外部文件
1.6關聯特征
1.7外部參考
1.7.1非關聯參考
1.7.2恢復關聯
1.8斷開外部參考
1.8.1列舉外部參考
1.8.2外部參考報告
1.8.3MachineVise設計意圖
1.9在位配合
1.9.1替換在位配合關系
1.9.2刪除在位配合
1.10刪除外部參考
1.10.1刪除外部參考的原因
1.10.2編輯特征并移除引用
練習11自頂向下的裝配體建模
練習12建立關聯特征
第2章裝配體特征、智能扣件和智能零部件
2.1概述
2.2裝配體特征
2.2.1孔系列
2.2.2孔系列向導
2.3實例:裝配體特征
2.3.1時間相關特征
2.3.2使用現有孔的孔系列
2.4智能扣件
2.4.1扣件默認設置
2.4.2智能扣件配置
2.4.3孔系列零部件
2.4.4修改現有扣件
2.5智能零部件
2.6實例:智能零部件
2.6.1制作智能零部件
2.6.2插入智能零部件
2.6.3插入智能特征
2.6.4修改智能特征
2.6.5使用多重特征
2.6.6使用自動尺寸
2.6.7配置器表
2.6.8智能零部件的特征
練習21異形孔向導和智能扣件
練習22水平尺裝配體
練習23創建智能零部件1
練習24創建智能零部件2
第3章編輯裝配體
3.1概述
3.2編輯任務
3.2.1設計更改
3.2.2查找和修復問題
3.2.3裝配體中的信息
3.3實例:編輯裝配體
3.4轉換零件和裝配體
3.5修改和替換零部件
3.5.1在多用戶環境下工作
3.5.2替換單個實例
3.6修復裝配體錯誤
3.6.1配合錯誤
3.6.2配合的實體
3.6.3過定義配合和零部件
3.6.4MateXpert
3.7使用另存為替換零部件
3.8鏡像零部件
3.8.1鏡像或復制零部件
3.8.2重裝零部件
3.9裝配評估工具
練習31裝配體錯誤功能練習
練習32鏡像零部件
第4章大型裝配體
4.1概述
4.2輕化零部件
4.2.1建立輕化的零部件
4.2.2打開裝配體后的零件處理
4.2.3輕化狀態標志
4.2.4**打開方法
4.2.5零部件狀態的比較
4.3大型裝配體模式
4.4實例:大型裝配體選項
4.4.1卸裝隱藏的零部件
4.4.2滾動顯示所選項目
4.5使用SpeedPak
4.5.1在ConfigurationManager中使用SpeedPak
4.5.2在頂層裝配中使用SpeedPak
4.6在大型裝配體中使用配置
4.6.1壓縮零部件
4.6.2簡化的配置
4.6.3高級打開
4.7大型設計審閱
4.8創建快速裝配體的技巧
4.8.1配合方面的考慮
4.8.2繪制工程圖方面的考慮
練習41有顯示狀態和SpeedPak的大型裝配體
練習42簡化配置
第5章參考引用文件
5.1外部參考引用的搜索順序
5.2實例分析:搜索參考引用文件
5.2.1內部ID
5.2.2搜索引用文件路徑
5.2.3定位更名文件
5.3遞歸搜索
5.3.1復制參考文件
5.3.2使用另存為命令復制參考文件
5.4改變參考文件
5.5實例分析:關聯特征
5.6斷開和鎖定參考引用
5.7SolidWorksExplorer
5.7.1窗體布局
5.7.2操作
5.7.3文件管理選項
5.7.4使用SolidWorksExplorer
5.8實例:SolidWorksExplorer
5.8.1視圖選項
5.8.2替換零部件
5.8.3重命名文件
練習51更改文件名
練習52SolidWorksExplorer
第6章多實體
6.1概述
6.1.1創建多實體的方法
6.1.2合并結果
6.2多實體技術
6.3特征范圍
6.4鏡像/陣列實體
6.5工具實體
6.5.1插入零件
6.5.2外部參考
6.5.3實體轉移
6.5.4移動/復制實體
6.6組合實體
6.6.1組合工具
6.6.2組合實體示例
6.7共同實體
6.8實體相交
6.8.1相交
6.8.2局部操作
6.8.3利用局部操作
6.8.4壓凹特征
6.9刪除實體
練習61復制實體
練習62負空間建模
練習63組合多實體零件
練習64壓凹
第7章樣條曲線
7.1草圖中的曲線
7.2樣條曲線概述
SolidWorks高級教程簡編
7.2.1樣條曲線的操作
7.2.2創建樣條曲線
7.2.3樣條曲線解析
7.2.4操縱樣條曲線
7.2.5曲率
7.2.6樣條曲線評估工具
7.2.7評估曲率梳形圖
7.2.8控制多邊形
7.2.9微調樣條曲線
7.3樣條曲線的參數
7.3.1其他樣條曲線修改工具
7.3.2兩點樣條曲線
7.4實體幾何分析
7.5草圖圖片
練習71可樂瓶
練習72樣條曲線練習1
練習73樣條曲線練習2
第8章掃模
8.1概述
8.2實例:創建高實木門板
8.3使用引導線進行掃描
8.4實例:創建塑料瓶
8.5引導線掃描
8.6SelectionManager
8.6.1SelectionManager概述
8.6.2懸架
練習81創建橢圓形抽屜把手
第9章曲線
9.1曲線特征
9.2實例:創建一個彈簧
9.3沿3D路徑掃描
9.4繪制3D草圖
9.4.1使用標準基準面
9.4.2空間控標
9.4.3草圖實體和幾何關系
9.4.4從正交視圖創建3D曲線
9.4.5過渡
9.5創建商標的外形
9.5.1庫特征
9.5.2文件探索器
9.5.3把草圖投影到面上
9.5.4多厚度抽殼
9.6創建螺紋特征
練習91多平面3D草圖
練習92手電筒彈簧
練習93水壺架
第10章放樣和邊界
10.1復雜特征對比
10.2放樣和邊界的工作原理
10.3放樣與邊界的比較
10.3.1放樣特征
10.3.2準備輪廓
10.3.3合并切面
10.3.4起始和結束
10.4邊界特征
10.5放樣和邊界特征中的SelectionManage
練習101創建漏斗
練習102創建薄壁覆蓋件
第11章理解曲面
11.1實體與曲面
11.1.1實體
11.1.2邊線
11.1.3SolidWorks的后臺操作
11.2使用曲面工作
11.2.1檢查曲面是否閉合
11.2.2實體分解成曲面
11.2.3參數化
11.2.4曲面類型
練習111剪裁曲面
練習112剪裁與縫合曲面
第12章曲面入門
12.1實體建模與曲面建模的相似處
12.2基本曲面建模
12.2.1曲面圓角
12.2.2切除底面
練習121基礎曲面建模
練習122導向機構
第13章實體曲面混合建模
13.1混合建模
13.2使用曲面編輯實體
13.3實體與曲面間的相互轉換
13.4性能比較
13.5將曲面作為構造幾何體
13.6替代剪裁、縫合與加厚
13.7面的復制
練習131創建相機實體模型
練習132創建尖頂飾包覆體
第14章修補與編輯輸入的幾何體
14.1輸入數據
14.1.1輸入數據的類型
14.1.2輸入數據出錯的原因
14.1.3數據出錯引發的問題
14.1.4修補模型
14.1.5操作流程
14.1.6處理流程
14.1.7FeatureWorks
14.2修補與編輯
14.2.1刪除面的選項
14.2.2修補缺口
14.2.3一致性通知
14.2.4編輯輸入的零件
練習141使用輸入的曲面與替換面
練習142使用曲面創建實體
第15章鈑金法蘭方法
15.1鈑金零件
15.2創建鈑金零件的方法
15.2.1多實體鈑金零件
15.2.2需要用到的鈑金特征
15.2.3“法蘭”方法
15.3基體法蘭
15.3.1方向
15.3.2鈑金規格表
15.3.3鈑金參數
15.3.4折彎系數類型
15.3.5自動切釋放槽
15.3.6鈑金件FeatureManager
15.4平板型式
15.5邊線法蘭
15.5.1法蘭參數
15.5.2角度
15.5.3法蘭長度
15.5.4法蘭位置
15.5.5自定義折彎系數和自定義釋放槽類型
15.6編輯鈑金設置
15.6.1折斷邊角
15.6.2釋放槽選項
15.7鈑金中的切除
15.7.1折疊模型中的切除
15.7.2陣列鈑金特征
15.8斷開邊角
15.9鈑金Costing(成本計算)
15.10鈑金零件工程圖
練習151鈑金折彎
練習152鈑金釋放槽
練習153各種框架掛件
第16章鈑金轉換方法
16.1鈑金轉換主題
16.1.1使用轉換方法
16.1.2使用識別折彎的方法
16.2轉換到鈑金零件
16.2.1轉換到鈑金的要素
16.2.2使用切口草圖
16.3輸入幾何體到鈑金
16.4使用切口特征
16.5在尖角處加入折彎
16.6鈑金特征
16.6.1新特征
16.6.2切換鈑金狀態
16.7修改零件
16.7.1編輯法蘭輪廓
16.7.2展開
16.8添加焊接邊角
練習161轉換到鈑金
練習162帶切口的轉換
練習163轉換框架吊件
練習164輸入和轉換
第17章焊件
17.1概述
17.1.1焊件命令
17.1.2焊件特征
17.2結構構件
17.2.1默認可用的輪廓
17.2.2從【SolidWorks內容】中下載焊件輪廓
17.2.3結構構件組
17.2.4邊角處理
17.3組和結構構件的比較
17.4手工剪裁結構構件
17.5添加金屬板
17.6角撐板和**蓋
17.6.1角撐板輪廓和厚度
17.6.2定位角撐板
17.6.3**蓋參數
17.7使用對稱
17.8輪廓草圖
17.9加工焊件
17.9.1子焊件
17.9.2非結構構件
17.9.3保存實體為單獨的零件
17.9.4裝配后加工工序
17.10管理切割清單
17.10.1零件序號
17.10.2焊件邊界框
17.10.3自動生成切割清單
17.11自定義屬性
17.11.1屬性列表
17.11.2切割清單屬性
練習創建焊件
第18章型芯和型腔
18.1型芯和型腔的模具設計
18.2實例:兩板模設計
18.3SolidWorks模具工具
18.4模具分析工具
18.5對模型進行拔模分析
18.5.1檢查塑料制品的塑造能力
18.5.2確定拔模方向
18.6拔模分析中的顏色設定
18.6.1正拔模
18.6.2負拔模
18.6.3需要拔模
18.6.4跨立面
18.6.5正陡面
18.6.6負陡面
18.7使用允許的收縮率縮放制品
18.8確定分型線
18.9手工選擇分型線
18.9.1手工選擇分型線邊線
18.9.2塑料制品中的關閉孔和開口
18.9.3關閉曲面的修補類型
18.10自動
18.11創建分型面
18.12平滑分型面
18.13曲面實體
18.14連鎖模具工具
18.15創建模具
18.15.1自動分割模具
18.15.2創建裝配體
18.15.3完成模具設計
練習181相機蓋實體
練習182鑄件